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鮑梓欣
大眾網記者 李茂盛 見習記者 劉夢琦 東營報道
在廣饒縣的一個村莊里,崛起了一片占地幾畝的“廚房”,廚房卻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模樣,而是集工藝制作、流水線示范、參觀游覽等功能于一體的微型工坊式廚房,非物質文化遺產虎頭雞的香氣在青瓦白墻間彌散并跨越山川河溪飄到大江南北。
從盤大鍋到裝備技術先進的微縮式廚房 虎頭雞也有了完整的生產流水線
從2015年開始,吳慶國正式將虎頭雞作為預制菜來制作,在當時,虎頭雞大多還是以散賣為主,但吳慶國發現,很多出遠門的人,需要準備一份家鄉菜作為隨手禮,散裝虎頭雞外出攜帶不方便,怎么規范化包裝成為縈繞在吳慶國心頭的難題,“一開始是簡單的真空包裝,但散裝稱重貼一個簡單的標簽售賣,沒有商標也沒有售賣資質,甚至口味也不固定!笔軛l件所限,那時的吳慶國并沒有制作預制菜的意識,遲遲意識不到難題根源,整日愁眉不展。
2021年,吳慶國終于等來了一個契機,他開始著手調制口味。偶然的一次機會,吳慶國受邀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比賽,他開始進行口味固定化,鹽放多少?雞蛋用多少?他開始配比并研究出了最初的配方,2022年受邀參與中央電視臺的魯菜大賽,吳慶國更加竭盡全力琢磨色香味,經此兩戰,虎頭雞的口味總算穩定了下來。
不但口味要進行規范,生產流程也要進行完善,這樣才能有資質售賣。怎么才能建立一套流程完善且配套成熟的流水線,吳慶國攢湊了一下家里的地契,騰出幾間老房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工坊建立了。吳慶國采購來高溫滅菌鍋和真空包裝機等先進設備開始準備投產,工坊生熟食物分離,建設有冷藏冷凍室、消毒車間、熟食制作車間、內包裝車間、蛇形傳菜通道、隔蠅簾等,虎頭雞作為預制菜來生產逐步進入正軌。
預制菜之所以稱其為“預制”,就是突出其方便特性!澳贻p人住樓上自己剁雞不方便,預制菜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可以合法化在這里進行加工,加工完之后,不需要購買者親自動手腌制、炸制,我這一套流程幫他們做了,他們直接開火燉就行,愿意吃什么配菜就加什么,蛾子、地蛋、山藥都行!眳菓c國將預制虎頭雞的受眾自然而然地匹配到了現代年輕人的身上并朝著這個方向發力,“賺的就是一個辛苦錢和功夫費!
以前的虎頭雞不舍得用油,外部緊皮里面卻是生的,容易腐爛變質,進行味道的調整后,預制虎頭雞的雞塊全部都是熟透的。新鮮食材從冷庫出來以后進行傳遞,鮮雞腿用火烤了之后再洗,洗完之后再剁肉,剁完洗去血水再進行控水腌制,腌制后通過規范化的傳菜口進行傳遞,傳遞到熟食車間過蛋液拍上大碼頭當地產的小麥粉,面多面少都有講究,最后進行虎頭雞炸制。整個過程流程明確規范,利用傳統魯菜“拍粉托蛋”的方式炸制而成,經過這些步驟,虎頭雞作為第一步預制菜,其實已經能做到開袋即食了。
炸制好的虎頭雞靜置六小時晾涼后,進入包裝車間進行內包裝,內包裝用的是專門食品級高溫滅菌袋,雞塊攜滅菌袋進高溫滅菌鍋,“雞腿10分鐘,老母雞25分鐘,高壓鍋一樣的原理,121度高溫蒸煮滅菌殺菌!眳菓c國打開設備進行顯示盤溫度與氣壓數值調整,電腦自動控制滅菌器在真空情況下開始加熱,滅菌后的食品進入真空包裝機加外包裝后裝箱,無菌條件下制作的虎頭雞完全合法化售賣,每箱都有一包醬油一包醋一個海鮮調料包和一張宣傳單頁,上面包括虎頭雞起源,制作過程、炸制過程、公章、生產許可證、門頭工商營業執照、視頻的制作過程等都可掃碼查看,一張紙濃縮一套流程。
放在以前,老百姓在家里盤大鍋炸雞塊,方式單一不利于發展,微縮工坊將流程明確化、規范化,按照熟食制作流程規范來進行流程固定和工坊建設以及設備更新,通過熟食品生產線的生產許可證的要求,吳慶國投資了200多萬建設廠房,按照正規流程使其更加合法化、規范化,旨在把預制產品做大做強。
正在一步步完善規范化的預制菜生產需要抽檢并送檢菜品進行各指標化驗,合格后可以進行驗收并面向全國作為預制菜銷往有需求的個人或單位食堂、飯店、餐廳、專賣專營店進行二次售賣,通過合法合規化的渠道面向全國,為以后預制虎頭雞的特色發展之旅打好基礎。
純手工產品加入現代化元素,預制虎頭雞正在以小規模探索的發展方式,跟隨預制菜產業發展路徑亦步亦趨地摸著石頭過河,逐漸更新機器設備,提升自動化水平。濃縮的非遺產品加工車間未來可期,產量上去之后自然進行擴大化、規;a,虎頭雞工坊未來將作為樣板間帶動各類非遺工坊遍地開花。
用品牌打造全產業鏈 逐漸豐富化的產品品類與品牌故事
生產流程的規范其實也彰顯了品牌意識的增強,也是通過比賽,吳慶國開始感受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性,“我做預制菜之前,我對品牌規劃,我也做過設想和打算,包括我的產品定位、品牌的注冊、公司的注冊,但是沒有實施!北荣惡,吳慶國開始落實自己的品牌建構設想,從方方面面下功夫,他注冊了虎頭雞三個字的版權,以及具有本人頭像和名字的商標,為了資質完善化,他打算將商標和版權作為一個整體將品牌做起來,防止別人獨占或者侵權。
“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整個全國乃至國際上都有一個品牌的打造和推廣!眳菓c國希望未來家鄉的產品能夠通過媒體和父老鄉親的宣傳直接營銷出去,通過人傳人樹立口碑,讓更多人知道廣饒縣大碼頭的特色。
在品牌塑造的同時,吳慶國不忘進行產品品類的豐富,增加產品內涵,以“虎頭雞”為非遺工坊傳承“主打”的產品特色固著后,吳慶國開始著手豐富品牌內涵,使產品成系列,故事有內容。他將雞頭、雞爪子、雞內臟全部拿出來進行鹵制,作為單獨的品類產品,此外“雞系列”產品還包括鹽焗雞、燒雞等整雞產品!柏i系列”是吳慶國根據當地飲食習慣做的品類延伸,包括灌腸、香腸、豬肘子、豬蹄子、豬頭肉等熟食。以虎頭雞為立足點,創意衍生出的這一系列產品,使品類豐富的同時,也將材料利用得最大化、合理化。
魯東北一隅的村莊里,一套完善的預制菜體系開始形成,非遺虎頭雞的故事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品牌的影響力愈加凸顯,印制有吳慶國頭像的預制虎頭雞,通過平民化食品身份進入各大飯店,被作為特色菜供給全國各地的食客品嘗。
做好“非遺+ ”“土特產+”文章 帶動周邊形成規;
解放以前,央上碼頭牛頭也就是“央碼二頭”都屬于碼頭統一管理,解放以后,大碼頭鎮開始歸廣饒縣管理,因當時的人們都沒有意識到文化產權的重要性,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頭并沒有被當回事兒,而意外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比賽而受益的吳慶國卻嘗到了有“title”的甜頭,銷售出身的吳慶國對于非遺品牌建設逐漸有了自己的執念,他開始有意識帶著自己的虎頭雞參加各類論壇、外貿展覽會,參與外貿優品遴選,有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號加持,虎頭雞得以更好地推廣,目前已經銷往深圳、貴州、北京、內蒙古、重慶、廣州,黑龍江、遼寧等地,成為具有家鄉情懷的本地老鄉必買隨手禮,虎頭雞作為飽含廣饒地方特色的城市食物名片融入全國人民的味蕾。
文化作為上下幾千年歷史發展的結晶,屬于一代代勞動人民,承載著父老鄉親的勞動成果,非遺加持的預制菜既可以品嘗歷史風味,又可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淵源,食物的含義也在歷史更迭中具有了更加厚重的底蘊。以虎頭雞為紐帶增加家鄉文化的凝聚力,冠以非遺標簽的虎頭雞具有非遺品牌加持,做好“非遺+”“土特產+”文章,家鄉情懷的帶動效應和一脈相承的傳承性,世代沿襲的風味也能在現代煥發勃勃生機。
除了非遺品牌加持,吳慶國也強調個人品牌,突出個人品牌的帶動效應。其歌曲《虎頭雞》成為自己的一張獨家音樂名片,此外,他個人還有“黃河名廚”等榮譽稱號,在經營制作時也注重誠信經營以人品打造品牌。
“目前花幾百萬元在品牌打造上,但是也有很多層出不窮的新難題出現!鳖A制菜發展中其實也面臨困境,吳慶國在推廣宣傳等文化建設方面都是隱性花費支出,而某些產業興起后就會有人跟風模仿,“大家會覺得,原來這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東西還能賺錢,還是希望大家能不以暴利為目的去傳承發揚文化!逼放拼蛟鞎龅椒制,也會面臨另類眼光和惡意低價競爭,而頭頂非遺名片的虎頭雞比起“兄弟鬩墻”,更需要的是“外御其侮”,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去,更要齊心協力做好非遺品牌,無論開發者是誰,都要用最大誠意利用好非遺載體推廣這份廣袤黃土地上祖輩曾經的慧智巧思。
“以前窮,多放面為了吃飽,現在要是虎頭雞里全是面蛋,那就是自己砸招牌!睘榱朔乐沽訋膨屩鹆紟,吳慶國談起虎頭雞長遠發展飽含激情,“希望周邊以虎頭雞為旗號的制作者都用真材實料,一次宣傳大家受益,五百年歷史的風味,其實家家戶戶都會做,做好才是關鍵!币苑沁z方式記錄口味,幫大家留下一份家鄉的念想,吳慶國目前只在朋友圈宣傳訂購,后續將會開通網上銷售,一步一步精打細算兼之長遠規劃,發現歷史,利用歷史、創造歷史,走好虎頭雞產業特色發展之路,打造獨特預制虎頭雞全產業鏈,增加其規模,吳慶國正在帶著自己的預制虎頭雞適應銷售市場,搶占預制菜產業發展制高點。
食品宣傳后產值難以估量,未來,網購渠道的開通,將預制虎頭雞發往全國,打通冷鏈運輸通路,形成特色供應鏈條,帶著廣饒的文化遺產形成品牌口碑,以非遺為突破口,帶動養殖、種植產業,使種養、制作、銷售一體化,帶動周圍父老鄉親發家致富,建成示范帶動力強的預制菜產業集群。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鮑梓欣